《藏海传》中庄之行和藏海的纠葛,真是乱得像一团打结的麻绳。
表面上看,两人是生死相依的复仇伙伴,但拆开细看,尽是心机和伪装。
要理清这场欺骗的全貌,得先从庄之行的处境说起。
他是平津侯府的庶子,生母早亡,嫡母蒋襄压着他。
侯府里庶子的生活不好过,稍有不慎就会被踩进泥潭。
百伶百俐的庄之行选了条非常安全的活法——装疯卖傻,整天喝酒胡闹,把自己打扮成没脑子的二世祖。
他明白,嫡母非常害怕的是有威胁的竞争者,只要自己表现得无能,就能少挨些算计。
直到藏海的出现,这种微妙的平衡才被打破。
藏海带着复仇的决心来到这里,需要借助侯府的势力做跳板,而庄之行正好成了他的棋子。
展开剩余82%藏海帮庄之行争夺秉承权,传授权谋手段,带他在侯府站稳脚跟。
庄之行第一次尝到权力的滋味,找出自己也能发号施令,令人俯首称臣。
权力一旦握在手里,他再也不想放手。
他开始害怕,害怕藏海的复仇会殃及自己的父亲平津侯——侯府权力的核心。
一旦父亲倒下,他辛辛苦苦争来的秉承权也可能失去。
于是,庄之行做了一个决定:骗藏海。
表面上说冬夏女王是第三仇人,实际上是为了把藏海的注意力从父亲身上转移开。
他知道,只要藏海不盯着平津侯,他的权力就能多稳固一天。
这场欺骗绝非一时兴起,而是盘算已久。
从两人拜师学武起,庄之行就开始试探藏海。
今天带人喝酒不去训练,明天故意现身藏海的行动地点,都是在摸底藏海的真心和能力。
他通过观察藏海身上的伤痕,确认了对方的身份,才放心把他当作自己的棋子。
庄之行披着复仇同盟的外衣,让藏海替自己冲锋陷阵。
藏海拼命对付侯府的敌人,庄之行却躲在幕后,借藏海之手清除权力障碍。
真正揭开这层伪装的,是那场弑父戏码。
藏海要杀平津侯,庄之行却冲上前挡刀。
外人看是孝子护父,其实这是他递出的投名状——向藏海表明他和自己是一条心。
可当藏海真的准备动手时,庄之行却动摇了。
他享受秉承人的地位,舍不得刚得到的权力;他对父亲的感情复杂,毕竟血脉相连。
于是他撒了谎,误导藏海去杀香暗荼,也就是藏海的丈母娘。
若不是藏海反应迅速,差点酿成大祸。
这才令人看清,庄之行所谓的护父只是伪装,他真正守护的是自己的权力和血缘。
有人骂他坏透了,但他的欺骗远比表面复杂。
他恨藏海,因为藏海让他从无忧无虑的纨绔,变成了一个心机深重的怪物——以前不需要动脑,如今要算计人心;以前不用流血,如今要直面生死。
可他又离不开藏海,侯府的生存法则告诉他,只有借藏海之手剿除敌人,自己才能存活于权力斗争中。
庄之行既是受害者,也是加害者,内心的仇恨和求生欲纠缠不休,让他成为权谋舞台上非常矛盾的角色。
这场欺骗非常扎心的,是藏在背后的真相:在权力面前,感情究竟有多轻。
庄之行把藏海的信任当作筹码,借着同盟的名义攀爬权力高峰。
而藏海呢?
早已看透人性的弱点,他故意扶庄之行上位,诱蒋襄揭发,非常终令侯府崩塌。
庄之行以为自己算计藏海,殊不知藏海早已把他的背叛变成复仇的关键一步。
这就是权谋的残酷:今天的兄弟,明天或许只是棋子;今天的信任,明天可能变成刀刃。
等到庄二重振庄家,再回头看这段往事,才能体会当初那场欺骗中藏了多少心思。
庄之行不是单纯的坏人,他只是被权力异化的普通人;藏海也不是彻底的受害者,他早在棋局中布好了后手。
这故事非常真实的地方,是让我们看到:在权力的漩涡里,谁都可能变成自己曾经反感的样子,谁都可能把非常珍贵的东西当作攀爬阶梯。
发布于:山东省通盈策略-全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出炉-专业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平台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